
一、什麼是肝超聲波檢查?
肝超聲波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影像檢查方式,利用高頻聲波來觀察肝臟的結構與狀態。這種檢查方式因其安全性和便捷性,成為肝臟疾病篩查的首選方法之一。
1.1 超聲波的原理
超聲波檢查的原理是通過探頭發射高頻聲波,這些聲波在遇到不同組織時會產生不同的反射信號,再經由電腦處理轉換成影像。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,其內部結構(如血管、膽管、腫瘤等)都能通過超聲波清晰呈現。與其他影像檢查(如PET CT scan)相比,超聲波無輻射風險,更適合長期追蹤觀察。 肝超聲波檢查收費
1.2 肝超聲波檢查的目的
肝超聲波主要用於:
- 評估肝臟大小、形狀及位置是否正常
- 檢測肝臟腫瘤、囊腫或結節
- 診斷脂肪肝、肝硬化等瀰漫性病變
- 觀察膽管系統有無擴張或結石
- 輔助肝穿刺活檢的定位
1.3 肝超聲波檢查的優缺點
優點:
- 無輻射、安全性高
- 檢查時間短(約15-20分鐘)
- 可即時動態觀察血流狀況
- 肝超聲波檢查收費相對低廉(香港公立醫院約HK$200-500)
- 影像解析度較CT/MRI低
- 檢查結果易受操作者技術影響
- 肥胖或腸氣過多者影像品質較差
二、肝超聲波檢查流程詳解
2.1 檢查前的準備
為確保檢查準確性,通常需:
- 空腹6-8小時(減少腸氣干擾)
- 穿著寬鬆衣物方便露出腹部
- 移除檢查區域的金屬物品
- 若有其他影像報告(如PET CT scan結果)應攜帶供醫師參考
2.2 檢查過程
實際檢查步驟: pet ct scan邊間好
- 平躺於檢查床,露出右上腹部
- 醫師塗抹傳導凝膠(可能略涼)
- 探頭於皮膚表面滑動多角度掃描
- 必要時會要求改變姿勢或閉氣
- 全程無痛感,僅有輕微壓迫感
2.3 檢查後注意事項
檢查結束後:
- 可立即擦除凝膠恢復日常活動
- 無特殊飲食限制(除非需接續其他檢查)
- 報告通常1-3個工作天發出
- 若發現可疑病變,醫師會建議進一步檢查(如追蹤肝超聲波檢查收費或安排MRI)
三、肝超聲波檢查費用大公開
3.1 各醫療院所費用比較
香港地區收費差異較大:
| 機構類型 | 收費範圍(HKD)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公立醫院 | 200-500 | 需轉介信,輪候時間長 |
| 普通私家診所 | 800-1,500 | 含基礎報告解說 |
| 高端體檢中心 | 1,500-3,000 | 常包裝成肝臟檢查套餐 |
3.2 影響費用的因素
主要變動因素包括:
- 設備等級:高解析度超聲波儀器收費較高
- 醫師資歷:資深肝膽專科醫師操作費可能加倍
- 附加服務:如3D重建、彈性成像等進階功能
- 報告詳盡度:簡易報告與正式醫學報告價差可達30%
3.3 如何查詢費用明細
建議採取以下步驟:
- 直接致電醫療機構詢問肝超聲波檢查收費
- 確認是否含醫師解說費、報告費等隱藏成本
- 比較不同機構設備型號(如GE Logiq E10 vs 飛利浦EPIQ 7)
- 查詢保險給付條件(部分高端醫療險涵蓋此項目)
四、肝超聲波檢查報告怎麼看?
4.1 認識報告上的常見詞彙
典型報告會包含以下術語:
- 回聲增強:常見於脂肪肝
- 低回聲病灶:可能為血管瘤或腫瘤
- 肝實質粗糙:暗示纖維化或早期肝硬化
- 門靜脈擴張:直徑>13mm需警惕門脈高壓
4.2 如何解讀檢查結果
正常報告應包含:
- 肝臟大小(右葉<15cm,左葉<8cm)
- 邊緣是否平整
- 實質回聲均勻度
- 血管膽管系統通暢性
| 分級 | 臨床意義 | 建議行動 |
|---|---|---|
| Grade 1 | 輕微脂肪浸潤 | 改善生活方式 |
| Grade 2 | 明顯結構異常 | 3-6個月追蹤 |
| Grade 3 | 疑似惡性病變 | 安排穿刺或PET CT scan |
4.3 檢查結果異常怎麼辦?
應根據異常類型採取行動:
- 良性病變(如囊腫):通常只需定期追蹤
- 瀰漫性病變(如脂肪肝):需配合血液檢查評估肝功能
- 佔位性病變:建議加做造影劑超聲波或MRI
五、肝超聲波檢查常見問題 Q&A
5.1 檢查會痛嗎?
超聲波檢查本身不會引起疼痛,僅有探頭輕壓腹部的不適感。若檢查區域本身有壓痛(如肝炎急性期),可能加劇不適,但多數人耐受良好。相較於PET CT scan需注射顯影劑,超聲波的舒適度更高。
5.2 檢查前需要空腹嗎?
標準建議空腹6小時以上,原因包括:
- 減少腸胃氣體干擾影像品質
- 使膽囊充分膨脹利於觀察
- 避免食物影響肝臟血流評估
5.3 檢查多久可以拿到報告?
報告時效因機構而異:
- 公立醫院:約1-2週(含專科醫師覆核)
- 私營診所:通常當日或隔日可取
- 體檢中心:可能需3-5天(整合其他檢查數據)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