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膽固醇食物

膽固醇超標的原因與風險

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脂質,但過量則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約有30%的成年人膽固醇水平超標,其中飲食習慣是主要成因之一。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的過量攝取、缺乏膳食纖維、以及高糖飲食,都可能導致低密度脂蛋白(LDL,俗稱「壞膽固醇」)升高。此外,遺傳因素、缺乏運動和壓力也會影響膽固醇水平。

長期膽固醇超標可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,增加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。因此,及早透過飲食調整與生活習慣改善,是控制膽固醇的關鍵。以下將由營養師分享具體的飲食策略,幫助您逆轉膽固醇超標的問題。 免費健康講座申請

營養師的飲食建議

增加膳食纖維攝取

膳食纖維能與膽固醇結合,減少其吸收。香港營養學會建議,成年人每日應攝取至少25克膳食纖維。富含纖維的降膽固醇食物包括:

  • 全穀類:燕麥、糙米、全麥麵包
  • 豆類:黃豆、黑豆、鷹嘴豆
  • 蔬菜:菠菜、西蘭花、胡蘿蔔
  • 水果:蘋果、香蕉、梨

建議每餐至少包含一份高纖食物,例如早餐可選擇燕麥粥,午餐搭配糙米飯,晚餐則增加蔬菜攝取量。

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

並非所有脂肪都不健康,單元不飽和脂肪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降低LDL。以下是一些優質脂肪來源:

  • 橄欖油、芥花籽油
  • 堅果:杏仁、核桃、腰果
  • 深海魚類:三文魚、鯖魚、沙丁魚

這些食物富含Omega-3脂肪酸,能減少體內發炎反應,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(HDL,俗稱「好膽固醇」)水平。

減少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攝取

飽和脂肪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(如肥肉、全脂乳製品)和部分植物油(如椰子油、棕櫚油)。反式脂肪則常見於加工食品(如餅乾、蛋糕、油炸食品)。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數據顯示,反式脂肪攝取量每增加2%,冠心病風險便上升23%。

建議選擇低脂乳製品、瘦肉,並避免高溫油炸食品。烹調時以蒸、煮、烤取代煎炸,能有效減少不良脂肪攝取。

適量攝取植物固醇

植物固醇(Phytosterols)的結構與膽固醇相似,能競爭性抑制膽固醇吸收。每日攝取2克植物固醇,可降低LDL約10%。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包括:

  • 堅果與種子(如亞麻籽、葵花籽)
  • 植物油(如玉米油、芝麻油)
  • 強化食品(如某些優格與穀物)

如何閱讀食品標籤:辨別隱藏的脂肪與膽固醇

許多加工食品含有隱藏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。香港的食品標籤法規定,必須標示總脂肪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與膽固醇含量。閱讀標籤時需注意:

  • 「氫化植物油」、「部分氫化油」等成分可能含有反式脂肪
  • 每100克食品中,飽和脂肪含量應低於1.5克
  • 選擇「零反式脂肪」的產品更安全

此外,需留意糖分含量,因為高糖飲食可能間接導致膽固醇升高。

外食族降膽固醇技巧:聰明點餐,健康飲食

香港人生活忙碌,外食難以避免。以下技巧幫助外食族選擇降膽固醇食物

  • 選擇清蒸、燉煮或烤製的菜餚,避免油炸與油煎
  • 要求醬料分開提供,減少額外脂肪攝取
  • 以蔬菜或豆類為主食,例如點選豆腐或蔬菜為主的菜式
  • 避免含椰漿或奶油的高脂醬汁

茶餐廳可選擇湯粉麵(如魚蛋米粉),快餐店則建議選烤雞沙拉(不加醬)。 下壓高原因

搭配運動:運動與飲食的協同效應

運動能提升HDL水平,並促進脂肪代謝。香港衛生署建議,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。研究顯示,結合飲食調整與運動,膽固醇改善效果比單一方式高出30%。

初學者可以從每日快走30分鐘開始,逐漸增加強度。阻力訓練(如舉重)也有助提升代謝率,進一步改善血脂水平。

常見問題解答

素食者如何降低膽固醇?

素食者可能因過量攝取精製碳水化合物與油炸食品而膽固醇升高。建議:

  • 以全穀類與豆類為蛋白質主要來源
  • 選擇富含Omega-3的亞麻籽與奇亞籽
  • 避免使用棕櫚油等飽和脂肪高的植物油

高膽固醇患者可以吃雞蛋嗎?

最新研究顯示,飲食中的膽固醇對血膽固醇影響有限。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,每週可吃3-4顆雞蛋,但需注意整體飽和脂肪攝取量。若有疑慮,可優先食用蛋白。

飲食調整與健康生活,有效控制膽固醇

膽固醇管理需長期堅持。除了上述降膽固醇食物的選擇,定期檢測膽固醇水平、保持理想體重、戒煙限酒也至關重要。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指出,透過綜合生活方式調整,70%的輕度高膽固醇患者可在3個月內見到改善。

記住,飲食改變不必一步到位。從每週增加兩份蔬菜、選擇一種健康油脂開始,逐步建立習慣,才是可持續的健康之道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