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什麼是子宮輸卵管造影 (HSG)?
子宮輸卵管造影(HSG)是一種常見的影像診斷檢查,主要用於評估女性子宮腔和輸卵管的狀況,幫助診斷不孕原因。這項檢查通常在月經結束後的幾天內進行,以確保子宮內膜較薄,減少出血風險。檢查過程中,醫生會將造影劑通過宮頸注入子宮腔,並利用X光或超聲波觀察造影劑的流動情況,從而判斷輸卵管是否通暢以及子宮腔是否有異常。
檢查流程大致如下:首先,患者需平躺在檢查台上,醫生會進行消毒並插入一個細管到宮頸。接著,造影劑會被緩緩注入,此時可能會感到輕微的脹痛或壓力。整個過程通常持續15-30分鐘,具體時間因人而異。完成後,醫生會根據影像結果進行評估,並與患者討論後續治療方案。
值得注意的是,HSG雖然是一種微創檢查,但仍可能帶來一些不適或副作用。因此,了解這些潛在的風險並做好心理準備非常重要。此外,HSG與其他影像診斷技術(如正電子電腦掃描)不同,後者主要用於檢測癌症或其他全身性疾病,而HSG則專注於生殖系統的評估。
常見副作用:輕微不適與嚴重情況
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後,大多數女性會經歷一些輕微的副作用,這些症狀通常會在短時間內自行緩解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輕微副作用:
- 下腹疼痛:由於造影劑的注入和子宮的收縮,許多女性會感到輕微至中度的下腹疼痛。這種疼痛通常持續幾小時至一天,可以通過休息或服用止痛藥緩解。
- 少量出血:檢查過程中,宮頸可能會受到輕微刺激,導致少量陰道出血。這種出血通常持續1-2天,建議使用衛生護墊並避免使用衛生棉條。
- 噁心或頭暈:部分女性可能會因緊張或造影劑的刺激而感到噁心或頭暈。建議檢查後休息片刻,並補充水分以緩解症狀。
儘管罕見,但HSG也可能引發一些嚴重的副作用,需立即就醫:
- 感染:症狀包括發燒、寒顫、異常分泌物或持續加重的腹痛。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,感染風險約為1-3%,術後按時服用抗生素可有效預防。
- 過敏反應:對造影劑過敏的女性可能出現皮疹、呼吸困難或血壓下降等症狀。檢查前應告知醫生過敏史。
- 子宮穿孔:極少數情況下,檢查器械可能導致子宮穿孔,表現為劇烈腹痛或大量出血。選擇經驗豐富的醫生可降低此風險。
如何緩解不適?
HSG後的不適雖然常見,但通過適當的措施可以有效緩解。以下是幾種實用的方法:
- 止痛藥的使用建議: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或撲熱息痛可緩解疼痛,建議劑量為每6-8小時一次,具體用量應遵醫囑。
- 休息的重要性:檢查後建議臥床休息1-2天,避免劇烈運動或提重物,以減少出血和疼痛。
- 飲食注意事項:避免辛辣、油膩或刺激性食物,多攝取富含纖維的蔬果,預防便秘。
- 溫敷:在下腹部放置溫熱水袋(溫度不宜過高)可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,每次15-20分鐘,間隔1小時重複。
此外,保持心情放鬆也有助於減輕不適感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,應及時聯繫醫生。
何時需要就醫?
雖然HSG後的副作用多為輕微,但某些情況可能預示著嚴重問題,需立即就醫:
- 出血量異常增加:如果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或持續超過3天,可能提示子宮損傷或感染。
- 持續高燒不退:體溫超過38°C並伴隨寒顫或異常分泌物,可能是感染的徵兆。
- 劇烈腹痛:疼痛無法通過止痛藥緩解或持續加重,需警惕子宮穿孔或其他併發症。
- 其他異常症狀:如呼吸困難、嚴重頭暈或過敏反應,應立即就醫。
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,術後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,應儘快前往急診或聯繫主治醫生,以免延誤治療。
預防感染的小撇步
感染是HSG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,但通過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風險:
- 術後衛生習慣:檢查後24小時內避免盆浴、游泳或性行為,保持外陰清潔乾燥。
- 遵醫囑用藥:若醫生開立抗生素,應按時服用完整療程,不可隨意停藥。
- 注意身體狀況:術後一週內避免過度勞累,並觀察是否有發燒、異常分泌物等症狀。
根據香港婦產科學院的數據,嚴格遵循這些預防措施可將感染風險降低至1%以下。此外,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和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檢查,也是確保安全的重要因素。
總之,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雖然可能帶來一些不適,但通過正確的護理和及時就醫,大多數女性都能順利恢復。若您有進一步的疑問,建議與您的醫生詳細討論。
















